科目名稱 : 冷戰下的空間、歷史與社會 (Space, History and Society During the Cold War) | 開課班級 : 日大學通識 | 學 分 : 2.0 | 授課時數 : 2.0 | 授課教師 : 袁興言 | 必選修 : 必修 | | |
|
1.教學目標 |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,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兩極視野之下,建立金門歷史研究及教學的基礎資訊。著重於冷戰、全球化時期迄今日所謂的中美對抗新冷戰、COVID19後疫情、烏俄抗戰第三年等時勢,再回顧本地區空間與社會的真實歷史變遷之實證研究與反思,並期望能發展出跨領域多元理論對話的可能性。特別對於曾經多次成為武裝衝突熱點的「外島」,期盼本課程至少能填補及連結它與國際冷戰史之間的歷史空白地帶,並以具有一手檔案史料為基礎的歷史真實性,逐步著手修正過往政治宣傳(propaganda)所造成的學界誤解與大眾迷思。 |
|
2.教學綱要 | 本課程教學方法,如課名引用《空間、歷史與社會》的隱喻,是以20世紀80年代以後興起的城鄉學派論述為知識基礎,為當代金門大學學生簡介象徵上個世紀60年代「古典」的後現代社運理想:都市社會運動、新社會主義、性別解放、⋯等思想及運動的背景及影響。但延伸到對於金門本地空間歷史與社會的觀察及分析,但在空間觀點方面,則聚焦於「外島」及「台海」;歷史時間向度及空間關係則擴展至「冷戰」及「全球化」時期;社會觀察層級則提昇至「網際網絡」。
而本課程對於當代的各種複雜問題,是企望更真實地展現大學學人對於廣大未知領域的謙卑,意圖以儘可能嚴謹的歷史研究與開放的資訊/知識互動態度,藉由此課程搭設一個跨領域及跨世代的平等對話平台。 |
|
1 | 書名 : 空間、歷史與社會:論文選1987-1992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夏鑄九 出版社 : 台灣社會研究 版本 : | 2 | 書名 : 理論建築:朝向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夏鑄九 出版社 : 台灣社會研究 版本 版本 : | 3 | 書名 : 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夏鑄九, 王志弘編譯 出版社 : 明文書局 版本 : |
|
1 | 書名 : 綱絡社會之崛起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M. Castells, 夏鑄九,王志弘等校譯 出版社 : 唐山出版社 版本 : | 2 | 書名 : 認同的力量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M. Castells, 夏鑄九等譯 出版社 : 唐山出版社 版本 : | 3 | 書名 : 千禧年之終結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M. Castells, 夏鑄九, 黃慧琦等譯 出版社 : 唐山出版社 版本 : | 4 | 書名 : 戰地36:金馬戒嚴民主運動實錄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陳永富 出版社 :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 版本 : | 5 | 書名 : 由九三到八二三砲戰之間闢建金門太武山坑道的中美協防爭議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袁興言 出版社 : 臺灣文獻季刊 版本 : | 6 | 書名 : 韓戰期間中美協防臺海政策的演變(1950 -1953)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袁興言 出版社 : 海洋文化學刊 版本 : | 7 | 書名 : 西方企業公司與1950年代福建反共救國軍的起源與轉型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袁興言 出版社 : 國立政治大學人文中心:政大出版社 版本 : | 8 | 書名 : 王盛傳與他的弟兄們-烏坵.南海部隊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高丹華, 袁興言 出版社 : 金門縣文化局 版本 : | 9 | 書名 : 袁興言冷戰史研究會議論文選集(2011-today)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袁興言 出版社 : 無 版本 : | 10 | 書名 : 出版日期 : 年 月 | 作者 : 出版社 : 版本 : |
|
※請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,依著作權法規定,教科書及教材不得非法影印與使用盜版軟體。 |
週次 | 日期 | 內容 | 授課教師 | 備註 | 1 | 2024/09/08─2024/09/14 | 課程大綱簡介及討論  | 袁興言  | 可配合修課同學課堂討論意見微調。  | 2 | 2024/09/15─2024/09/21 | 冷戰與它的起源:後二戰時期的全球化進展  | 袁興言  | 國族主義與左右對戰,核武元年至五年  | 3 | 2024/09/22─2024/09/28 | 冷戰下金門與台灣及世界的命運連結:韓戰爆發  | 袁興言  | 中美協防台海研究與海權論,核武六年  | 4 | 2024/09/29─2024/10/05 | 韓戰第二年與中美聯合反攻大陸失敗及轉型  | 袁興言  | 福建反共救國軍研究,核武七年  | 5 | 2024/10/06─2024/10/12 | 冷戰初期的金門戰地政務體制空間歷史與社會  | 袁興言  | 由粵華合作社到金門新台幣研究  | 6 | 2024/10/13─2024/10/19 | 韓戰停火與中美協防台海計畫定案  | 袁興言  | 外島地位研究,核武九年  | 7 | 2024/10/20─2024/10/26 | 第一次台海危機與中美協防台海計畫修訂  | 袁興言  | 外島地位研究(續),核武十至十一年  | 8 | 2024/10/27─2024/11/02 | 期中作業發表及講評  | 袁興言  | 期中作業=學期作業之選題口頭發表簡報  | 9 | 2024/11/03─2024/11/09 | 冷戰下的東亞華人社會與新興國族主義  | 袁興言  | 後殖民、排華與想像的共同體  | 10 | 2024/11/10─2024/11/16 | 第二次台海危機與外島軍事價值的展現  | 袁興言  | 八二三砲戰的新認識,核武十四年  | 11 | 2024/11/17─2024/11/23 | 冷戰下的東亞華人社會:香港六七暴動及影響  | 袁興言  | 中蘇交惡與文化大革命歷史回顧  | 12 | 2024/11/24─2024/11/30 | 冷戰下的鄉土運動與金門研究的崛起  | 袁興言  | 台灣建築史研究與城鄉學派初生  | 13 | 2024/12/01─2024/12/07 | 冷戰下及後冷戰世界與台灣都市社會運動  | 袁興言  | 全球在地學運、解嚴與無殼蝸年運動  | 14 | 2024/12/08─2024/12/14 | 全球化回顧與展望:跨國生產消費的競爭與合作  | 袁興言  | 新舊冷戰下的軍工廠與電子廠們  | 15 | 2024/12/15─2024/12/21 | 全球化回顧與展望:高科技網絡社會的崛起與未來  | 袁興言  | 冷戰、矽谷、Internet與AI  | 16 | 2024/12/22─2024/12/28 | 學期報告發表及討論  | 袁興言  |   | 17 | 2024/12/29─2025/01/04 | 彈性補充教學  | 袁興言  | 不受限於教室之教學方式  | 18 | 2025/01/05─2025/01/11 | 彈性補充教學  | 袁興言  | 不受限於教室之教學方式  |
|
6.成績評定及課堂要求 | 期中報告40%,平時表現及期末報告60% 準時出席,參與討論。 若本學期課程進行期間若受到任何疫情或突發狀況影響,將依照學校規定進行必要的各項調整。 |
|
8.永續發展目標(SDGs):SDG4 優質教育、SDG16 和平、正義及健全制度 |
|
|